專輯「悲傷夜市」

購買「悲傷夜市」實體唱片

「悲傷夜市」於2015年實體發行(數位發行於2021年)

專輯共有七首歌,其中六首歌由Sound Paul創作。
月夜愁為周添旺填詞、曲為平埔族歌謠)

。。。。。

關於「悲傷夜市」

沒特別想要做出一張台語專輯,起初還打算將另三首創作收進來,但那三首的意涵沒辦法與原本的七首歌構成完整概念;因此分開處理,導致做這張專輯同時,還做了一張EP「世人皆懷小菊花」。

專輯裡「天際線」不是一首台語歌,雖然含義與其他歌相容,仍因語種不同而使感覺怪,有種台語老歌星硬唱國語歌的感覺,其實我對台語的操作能力並不算好。

月夜愁則是這張專輯裡唯一不是我寫的歌,但我將它重新編曲了。

購買「悲傷夜市」實體唱片

專輯共七首歌,分別有七個故事,核心概念是「失去」:


悲傷夜市的產銷實驗

這是一張專輯,也是一場試探,試探獨立音樂在台灣運作的可能性。

獨立音樂的獨立性?

我一向質疑獨立音樂的定義,這四個字像是一張任意貼在街角電線桿或郵筒上的貼紙,少有人在乎它的意義;與其在乎音樂獨立不獨立,我更在乎的是「名實相符」。

獨立音樂中的「獨立」指的到底是什麼?

起初是指「有別於主流唱片公司,獨立經營的唱片品牌」,但此時資訊樣態與已滄海桑田,原本「獨立品牌」不受主流商業意圖影響的精神,早已無法透過品牌辨識。

「被聽見」對音樂家來說遠比「作什麼」更加重要,募資與政府補助在某些程度上,都讓音樂人難以堅持百分之百的創作自由,也難以精神上的獨立;這麼一來,獨立音樂的精神還在嗎?

當時大部分音樂製作、發行都需要籌資,最普遍的方式是透過募資平台籌款或是爭取政府的補助,我也研究過這兩個機制,發現都沒有足夠的自由度,如果我只能發行一張專輯,必定不能讓這張專輯受人牽制,因此決定獨資完成這張專輯的製作。

另一個獨立、正義與功利的問題

如果一張專輯必須仰賴募資、官方補助才能產生,可能根本問題在於「社會不這麼需要這些作品」或「不這麼認同這些音樂」。
如果一張專輯所創造的產值無法支撐自身生產所需的成本,這樣的作品只對極少數人有意義;本質上對社會創造的是一種消耗。

藝術家能否在宣揚理念的同時,對社會進行剝削呢? 

況且文化本與社會形態生息相關,加以閱聽眾的資訊吸納量有其上限,補助是否排擠、有意地形塑了未來的文化樣貌(而非自然地開枝散葉)?如果是,那麼決定這一切的人是誰?

明顯地這探索找的不是答案,而是立場與價值觀。

獨立音樂的純度

我決定獨立(包含獨資)製作這張專輯,從詞、曲、編曲、錄音、專輯視覺、印刷...想得到的所有環節,儘可能以一己之力完成;

意圖在提高所謂「獨立音樂」的純度,藉以試探在創作、生產、發行等各方面不仰賴募資或補助,資源有限的形況下,這作品能把自己推進到哪裡?

。。。。。

製作過程

艱困版的悲傷夜市

第一首歌大橋頭是在錄音室裡完成的,錄音的地點在「112F」,除了我自己彈吉他之外,還找于紹友幫我錄另外一把吉他,陳亭君幫我錄這首歌的Bass;當這首歌錄完並初混之後,我盤算之後發覺,若要在錄音室完成整張專輯,我的財務將無法負荷。

在決定獨資製作之後,我的第二個決定是「用克難的方式完成專輯」,盤點現有的資源之後,錄音的地點就在自己加的鼓房裡,使用現有的器材,包含麥克風、錄音介面...一切。

待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