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白菜炒肉絲:在廚房與記憶之間游走

 


今年的第一次下廚,我選了酸白菜炒肉絲。這是一道簡單卻滋味深刻的家常菜,而它的意義,遠不僅是菜餚本身,而是記憶與情感的重疊。


先將酸白菜用水沖洗乾淨,輕輕搓揉去掉過重的酸味,彷彿在洗去生活裡的雜質,只留下純粹的美好。熱鍋,放入一小塊豬油,感受油脂在高溫中慢慢融化,翻滾出滋滋的聲響與熟悉的香氣,彷彿喚醒了沉睡的記憶。


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在台北珍品小館第一次吃到酸白菜炒肉絲的滋味。那裡的酸白菜,發酵得剛剛好,濃烈的乳酸菌香味讓人難以忘懷。酸而不嗆,柔和中又帶著一絲倔強的鮮味,每一口都像是被記憶浸潤過的溫暖片段。


回到鍋裡,蒜末和辣椒下鍋爆香,瞬間香氣四溢。接著倒入切絲的豬肉,快速翻炒,讓肉汁與豬油融合,香氣更上一層樓。這時候,我不禁想起和平東路的北平稻香村。那一鍋酸菜白肉鍋,承載著太多我的舌尖記憶。老銅鍋多年來的使用,早已被熱火與時光燻得微微變形,但正是這些歲月的痕跡,讓鍋裡的每一片白肉與血腸都帶著獨特的炭香。尤其是那血腸,細緻的口感彷彿每咬一口都能聽見歷史的低語。


把酸白菜倒進鍋裡與肉絲翻炒,酸味在高溫下散發開來,瀰漫整個廚房。最後加入泡好的粉絲,讓它們吸飽鍋裡的湯汁與滋味,這道菜終於快要完成。


當我把酸白菜炒肉絲盛進碗裡,往嘴裡夾一筷子時,記憶湧上心頭:那些曾經光顧的老館子,有的早已不再營業,有的即便還在,也似乎變了味。像珍品小館,像北平稻香村,這些名字不只是餐館,更像是一扇扇通往過去的門,打開後,裡面是少年時代的自己,是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是那些純粹而美好的舌尖記憶。


而現在的我,在家裡的廚房裡重現這道菜,在今天的酸白菜炒肉絲裡找到屬於現在的幸福。畢竟,懷念過去的自己,也是在為今天的自己尋找一份慰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