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藝術在台灣人生活中的位置」

 藝術相關問題,常是結構性問題(的一小部分)

僅從消費習慣與學校教育切入,
容易失之偏頗,
最大盲點是忽略「改變需要漫長時間與各種環境因素的配合作為前提」
藝術供需失衡的原因不全在於學校沒教好,
更深層的癥結在於「藝術沒和生活發生關係」
而「如何讓國民習慣消費藝術」的思考角度,
如改為「如何增加藝術在我們生活中所佔的重要性」,
會更看得到問題所在,
藝術活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決定了家庭的支出分配,
而家庭的支出分配以同時受整體經濟狀況與所得分配所影響。
我們的社會生活中,舞蹈與音樂存在的形式很少(也出現得晚),
最普遍的音樂消費可能是KTV(與其說音樂更貼切是社交支出),
多數人對於隨性的舞動或吟唱會感到不自在,
也不容易對律動與音樂有敏銳的感受力,
這樣的狀況從家庭教育就存在,
想想孩子在學齡前有多少時間與家人相處?
而美術、音樂課所佔生活時間的比重又有多少?
想當然爾,光靠學校教育無法翻轉現狀;
我們須認知到,社會風氣的改變[需要時間],
希望改變早一點發生,就得從現在做起,
從家長帶著孩子一起感受、接觸各種藝術活動,
而藝術工作者除了「重新認知何謂藝術」
更該[重新檢視自己的存在價值]
至於政府能做的,
是解放勞動力與調整教育制度,
讓父母親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
也讓孩子有更多時間進行各種人生探索(藝術只是選項之一)
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社會才有可能更趨多元,
僅關注藝術領域而忽略結構調整,是無法改善現狀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