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電影「Soul」(靈魂急轉彎)- 討論音樂相關的課題
幾年前在台南看到的現場樂團 |
靈魂急轉彎這中文片名沒有英文原名『SOUL』來得貼切,劇情不只關乎人的生死、靈魂存續,更思考活的意義,是否「有靈魂地」活著,而透過音樂人的角色設定來説故事,更加有層次與深度。
這部片的開始由亂七八糟的管樂合奏開始,我很喜歡這段開場音樂,乍聽之下很混亂,各聲部之間音準不協調、樂句轉換的速度也不穩定,其實是很厲害的演奏,每個樂手都以最大程度的歪斜來演奏,而「保持音樂沒有解體」,這與真正的亂吹一通是不一樣的,你會發覺:仍然聽得到主旋律中,最重要的幾個音符,也發現每個拍點大家發聲雖然沒對在一起,卻集體暗示出一個正確的拍速,這是個有趣的惡搞。
我向每個正在跟我上課的學生推薦去看這部電影,並非因為電影的配樂很棒或劇情精彩而推薦,而是有些與音樂相關的課題可以透過電影來討論,而更多與音樂感受的因子也能透過電影或現場表演而種在心裡,然後等時間去催化...
接下來說幾個這部電影有關的事情:
透過演奏,你想「談」什麼?
有個很小的地方,在某句對白當中,原文的的說法「Talk」,中文的翻譯是「演奏」,這是個好翻譯,能讓觀眾理解整句話的意思;但更深一層可理解的是,爵士樂手的演奏就是「透過樂器說話」的概念,只是說的不是文字,而是旋律與聲響,這與我一直強調的「音樂本質就是一種語言」是一樣的。學習音樂如果能從這個角度,很自然就會遇到一個議題「我想要發出的是什麼聲音?」,那不只是說,更是交談,是與同台樂手所發出的聲音做互動,有時更與現場的環境相顧共振,因此沒有兩場的演奏內容該一模一樣;如果我們只顧著把樂譜上指定的音符演奏出來,這樣就像照著講稿念,而不是心中產生想法,再把這個想法「講」出來,而這個講的方式,會因面對的觀眾、合作的樂手、現場環境而有所調整;這樣的演奏才是反應演奏者內心的想法,才能讓這段音樂與你的個體性結合成立。
而這種探索「我想要說什麼?」的練習,並不是「高手才會...等你變厲害才能懂...的」;這樣的思考從初學(甚至學樂器之前)就應該要開始了。
Connie的長號獨奏
順著開場音樂進入的是電影的第一場戲——學校的管樂隊合奏,當中小女生Connie開始一段獨奏,可以明顯地聽出她的樂句有「說話」的感覺,每個音符發聲的時間點、延音、力度與呼吸都很明確,雖然實際錄音的演奏者刻意地縮小了吹奏的動態範圍,像是個小女孩吹的(以符合角色設定),但仍能聽出這是具有意圖、經過思考而透過演奏行為轉換出來的音樂。另一段Connie的獨奏很出色,出現在公寓樓梯間的那場戲,她吹出來的每個音符不僅時間點很明確,樂句裡各個音的時間點更組合暗示出一個脈衝(注意,這段獨奏可沒有節奏樂器或打拍子),而每個樂句的脈衝不僅能銜接成立,更進一步組織出律動;換句話說,她這段獨奏裡就能聽見節奏、律動、主旋律,這樣的演奏思考是對應爵士、搖滾與大部分流行音樂所該有的能力,正如我在其他文章裡強調過的「一切關乎時間」。
也因此你不會覺得這樣的吹奏是單純的練習,這是構思過的音樂,每一組音都與下一組音有意義上的關聯,每一個樂句都將你的感受帶往下一個樂句。
理想與現實間 存在著差異
這個部分要談的事情比較沈重,但對於在台灣的音樂人,或準備要投入音樂作為職業的人來說,是個值得思考的議題:在劇情當中有一場戲,主角總算如願以償地得到理想的演出機會,得以讓才華被看見,當一切看似順利,圓夢的日子總算來臨之時,主角才發覺所謂的夢想,實現的樣貌與想像不同,演出結束的當晚走出俱樂部門口時,團長Dorothea Willams對主角說了關於「魚與海洋」的小故事,我簡單翻一下:
---------------
小魚游著游著遇到老魚説:我正在尋找一種叫做海洋的東西
老魚:海洋?那就是這裡啊!
小魚:咦?這裡都是水啊,我要找的是海洋啦!
---------------
音樂是一種理想(夢想)成分很高的職業,但音樂人對於社會與環境的實際狀況若不夠暸解,就會陷入一種不快樂的狀態,覺得懷才不遇,或運氣太差;
暸解整個產業與環境對於音樂人是非常重要的(其實對所有職業都重要),如果只關注於自身的生產條件(像是才華與能力...),而不檢視市場的需求、成熟度,音樂家所自豪的才能只對自己與少數人有意義,由於無法得到與期待相符的重視與實質報酬,將長時間處於不滿或憤慨;
因此有心投入音樂工作的人需要「暸解環境的限制」也「暸解自己的能力」,然後找到平衡,讓自己甘願又能具備產值;否則,老是陷入「我想要的那種東西在這個社會裡並不存在」是很辛苦的,畢竟幻滅也是成長的一種,早早意識到這點,就能在玩音樂與顧生活當中顧好平衡。
然而期待與實際狀況之間的落差大小,又因人而異也因地而異,舉例說明:
一意孤行地自己理想的演出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搞清楚「理你的人很少」是一種必然,認清這點,就不會有「錯的都是社會環境教育水準文化政府主辦單位工作人員音響工程活動企劃...」這種抱怨。
要知道改變社會跟感動人心當中沒有必然的關連,想要人們為你所感動的而感動,其實蠻野蠻的。
暸解整個產業與環境對於音樂人是非常重要的(其實對所有職業都重要),如果只關注於自身的生產條件(像是才華與能力...),而不檢視市場的需求、成熟度,音樂家所自豪的才能只對自己與少數人有意義,由於無法得到與期待相符的重視與實質報酬,將長時間處於不滿或憤慨;
因此有心投入音樂工作的人需要「暸解環境的限制」也「暸解自己的能力」,然後找到平衡,讓自己甘願又能具備產值;否則,老是陷入「我想要的那種東西在這個社會裡並不存在」是很辛苦的,畢竟幻滅也是成長的一種,早早意識到這點,就能在玩音樂與顧生活當中顧好平衡。
然而期待與實際狀況之間的落差大小,又因人而異也因地而異,舉例說明:
環境差異
部分歐美地區的社會文化中,有比較旺盛的音樂消費力;而在台灣,最普及的音樂消費方式可能是KTV;若討論到音樂格與演出形式,真正在台灣接地氣、民眾會自願掏腰包欣賞的音樂表演,通常是滿懷(不實際)抱負的音樂人所瞧不起的音樂型態...嫌東嫌西,要不是場所不對,就是音樂不對,再不就是觀眾不對(不夠懂我);完全沒想到音樂需要與人產生共鳴,若不暸解你要分享的對象,用人們能明白的語言去表達...沒有共鳴也是可想而知。一意孤行地自己理想的演出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搞清楚「理你的人很少」是一種必然,認清這點,就不會有「錯的都是社會環境教育水準文化政府主辦單位工作人員音響工程活動企劃...」這種抱怨。
要知道改變社會跟感動人心當中沒有必然的關連,想要人們為你所感動的而感動,其實蠻野蠻的。
在剛接觸樂器時,有不少人抱著明星夢投入,腦中理想的自己可能是搖滾巨星、傑出製作人、技巧炫目的演奏家...但時間與現實會淘洗掉一批又一批的夢想者,即便成為一流的職業樂手,也發現自己只是一個工具人,要為各種自己不認同的音樂做服務,想像中的那個迷人樣貌,在現實中難以實現。
許多人難以面對這樣的幻滅,反而單純喜歡音樂的人,比較能以健全的心態找到讓日子過下去還能開心玩音樂的方式;這個議題很大,也牽涉到資源相關的議題,將來會有更多文章與各位討論;想從事音樂工作的人可以試著從這角度,思考一下自己在這社會中的位置。
許多人難以面對這樣的幻滅,反而單純喜歡音樂的人,比較能以健全的心態找到讓日子過下去還能開心玩音樂的方式;這個議題很大,也牽涉到資源相關的議題,將來會有更多文章與各位討論;想從事音樂工作的人可以試著從這角度,思考一下自己在這社會中的位置。
無論你喜不喜歡,不需要政府補助也能活的音樂形式,才是人們真正需要的音樂。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