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 Paul Riff


「Sound Paul Riff」@Witch House Taipei 1

「Sound Paul Riff」@Witch House Taipei 2

「Sound Paul Riff」@Witch House Taipei 3

「Sound Paul Riff」@Witch House Taipei 4

關於Sound Paul Riff:

此系列作品以現場演出的形式呈現,
風格異於沈伯其他作品,命名為「Sound Paul Riff」
可歸類為帶有迷幻感覺的電子音樂;

演奏時,以Bass或吉他作為訊號來源,
有時搭配麥克風收現場打擊樂器聲,
訊號進入類比合成器、空間係效果器、線路選擇器、Looper等,
氣氛迷離、段落漫長、動態範圍大,
觀眾投入聆聽的方式,對作品樣貌具有相當影響。

創作源起:

二戰後電吉他問世以來,
吉他英雄們,早將電吉他技巧推展到極致,
吉他手幾乎都活在巨人們的陰影之下,
歌曲創作及聲響開發、結構實驗都已窮途末路,
多數的表演不斷重複拼貼舊有的語法;

此時,我開始著迷於類比合成器與效果器,
起於一台Moogerfooger(MF-104M Anlog Delay),
接著擁有了其他的Moog與Korg的類比合成器,
透過參數與旋鈕來操控聲音,比彈吉他更吸引我,
漸漸地,我的演奏方式不再是抱著吉他刷和弦,
大部分時候只彈一兩個音,然後趴在合成器上摸索新聲音。

許多人將Moogerfooger作為吉他效果器使用,
吉他手容易掉入本位主義思考的坑洞,
事實上,將Moogerfooger作為吉他效果器不僅無趣,
未免太小看它的能耐。

我將類比成器與空間效果器串接,
並以不同的線路走法來創造新聲音,

更具體的說:
組織器材與參數的行為,即是組織音樂內容,
(傳統吉他樂團的概念中,這只是前置作業)
因此需要更即時能改變見串接架構的工具,
發現線路選擇相關的器材早就應運而生,
只是當時的我還沒有需求而已。

這樣方式創造出來的音樂,
具有寬廣的彈性,與視覺元素結合程度很高,
適合以現場演奏的形式,與環境因子互動,
這環境因此包含了場域、人、物與聲響。

音樂內容:

解構和聲、節奏、旋律的傳統位置,
以其結構的變動為主體內容,
例如:以聲線取代打擊樂器聲響,成為節奏基底,
旋律線適度抽離音高成分,成為帶有rhythm感覺的聲點。

Sound Paul Riff (2018-02-10側錄)


演出:

2018-06-15 於台北女巫店(4-1) (4-2) (4-3) (4-4)
2018-02-19 苗 春祭 紙寮坑藝術農工場
2016-06-25 加蚋仔Tone




留言